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金山隔离两周的沙雕娱乐:乡下酒店比大上海好

本号讯 德欧华商 2021-02-10

西王

德国华商报专栏作者

往期精彩:

【居德笔记】疫情反复 “高福利”德国还能撑多久?

......



十一月十一日,周三,合影


飞回国内,降落上海浦东机场。

双阴了,汉莎乘务员也就不穿防护服

触目可见“白衣战士”—— 一拨又一拨的防疫员身穿专业防护服,将身体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在各个岗位忙碌着。

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衣小伙子合了影。

当时,我东张西望落在了后面,大巴车里的人都在等我,正在接待的这位小伙子见状却和颜悦色,示意我不用慌忙,反正大巴里有的是座位。而我们的下一站就是隔离两周的外地酒店,我响应他,对,有的是时间。

由此我得以在车门旁单独跟他聊了会儿,我表示感谢他们的工作——这就促成了当时临时起意——合影一下。

我将合影上传到了家友团,大姐眼尖," 嘿,你身边那位是你兄弟,也姓王"。我放大了图片,白衣战士果真有名字,叫王涛。

王涛代表机场防疫站,陪着我们到达外地酒店。 下了车,他告诉我,他是湖南人,工作难找,就投奔上海找工打,正好浦东机场十个月前针对境外输入大量招聘,被录用干到现在。

一来二去熟了,见我们中有人对他们提出赞扬,他悄悄说,要不你帮我在机场点赞一下。

听罢,我觉得这个小伙子很爽真。

王涛走上大巴上清点人数

这一路出来,白衣战士——尽管不一定就是医务人员,给我留下特别的记忆,就在我写这两句话的空挡,快凌晨了,我打开自己的房间门,五米外拐角处,也守着一位白衣,说"坐"是文气了,他几乎就是斜杠着躯体,正在坐着沉睡,一如电影里的战士在战壕里过夜。

我出发前,开元旅行社那些热心的工作人员就安慰过我,因而,对于途中及到达后需要经历的检测及受到的服务已有所知,但实际如此强度还是超过我的预料。

无数年轻的白衣战士,每天穿戴着烦闷的防护服,为入境后需要集中或居家隔离的人员提供登记、翻译、接驳、送餐、监护等服务,在这场防疫战中贡献着青春。

他们可以像上一辈的人那样,为曾经参加过汶川救灾骄傲过,说,我无愧于那场抗击新冠病毒之战!

通过这次无意中近距离的接触,也略微看出当今年轻人对每天常年加班的无奈,以及他们对个人状况的自嘲。

唯一能看到白衣战士内心活动的,是口罩上方他们的眼睛,以及不同的肢体动作。

这次我还得到另一个强烈的对比。

出发前在法兰克福机场做核酸测试,Centogene公司承包了机场的这项测试的全部。他们拉起的架势几乎一个排球场,人员三班倒,早六点干到晚7点。大伙听罢,纷纷点赞,“德国也有那么拼的单位”。

作者关于核酸和抗体测试的文章:

从德国到中国48小时写实:双测试健康码,过关斩将(点击阅读)。

浦东机场呢,测试运作是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而且是采鼻咽拭子。

告诉我这一信息的那位白衣姑娘,记得是一张胖脸,不甚漂亮。

前几天刚看到先前回国同胞的记述,描述采鼻试子时感觉"翻江倒海,实在受不了", 我读罢,内心就落了阴影。

因而我不得不求眼前这位白衣,能否手势轻一点,再轻一点儿?!

她笑了下,轻声地说,不会那么难受的。

实话讲,试棒伸进鼻腔深处时,酸爽得狠,自己忍不住要打寒颤。当试棒接触到鼻腔内某一处,一动不动时的那几秒钟,喔,幸亏,白衣的眼神不离不弃,她鼓励着盯着你,仿佛对你说,你很坚强,马上就好了!

要不然 ,那一刹间,自己真以为要滑入深渊。

面罩下其实分辨不出对面的人漂不漂亮,眼神和笑容才是催化剂,她让好多返乡的同胞们,没进家门已感温暖。

  


十一月十二日,周四,小矮凳


每间房门外地面上的那张塑料小凳子,矮矮小小,平时搁在哪里都不起眼,十四天隔离期所需的吃喝拉撒交接,以及文件资料传送、体温计的收取,都是直接通过它完成“交割”,它,竟然成为我们与外界沟通的主要平台。

小矮凳组成了长廊特景

现实的条件,使我不得不收敛起最初的两个想法。

其一,回来前,就想着是否有人帮我买个一斤正宗临安爆炒开壳小核桃,快递到酒店,让我先打打牙祭,但门外三米远守着白衣战士,态度坚定,啥都不能接触,还要求我开了门谈话,必须也戴上口罩。(自此,我开门便戴上了口罩,这也是对他们的尊重,毕竟,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还属于可能的"带毒者"。)

开壳小核桃的念头就自觉淹没了。好在临出发前,准备好了多维片,和方便面,可以支撑支撑的。

其二呢,怎么才能保持每天有运动? 跑步走路都没有场地,原计划做俯卧撑,可是面对不干不净的地面实在是心有余悸,只好放弃。

一早起来敲敲腿脚,蹲蹲下体,再拿出家里人给我的健身皮带,比划比划。一整天基本上自己保持半小时坐,半小时站立或踮脚。

同机而回的上海人田兄,原先以为按照通知,上海本地人酒店呆一晚,即可以回家隔离,却看见他发给我两则消息: 

“回不去了,不同意我居家隔离,给我换了一个条件稍好的房间。”

好无聊的一天, 事先没做好长期坐监的打算,既没带电脑,也没带书籍,出去后恐怕不会走路了。你干些啥?”

我理解他的苦楚,他是一个爱钻研,爱读书,不爱看电视的人,这两项工具都不具备,情何以堪!

写到这儿,又收到他调皮的话语:

“我家住XXX大楼,出来后来我家看看吧!”

对于他,我不好意思的是,他在机场与我分手那一刻,将他唯一带的一本书塞给了我,这会儿的我,虽然吃不上小核桃,却有书看,妥妥的幸运儿。

我知道做不到,不然真想导演一次: 若是可以有人帮忙,发一个快递给田兄,敲一下门,他缓缓打开门。突然看见有一本书,外带一斤小核桃摆在小凳子上,对的,就是每个隔离人员门前的那张小凳子,他是否会喜极而泣?



十一月十三日,周五,升格


今天完成了上海金山为期三天的隔离期,上午由当地警车开道闭环转运至浙江桐乡继续集中隔离11天,上下车行李都有专职工作人员消毒,隔离期间不能外出,不能串门(房间与房间),处处有监控,时时有监督。

中国疫情能得以有效控制是每一位工作人员严防死守辛勤付出的结果,不容易啊!他们身穿闷热的防护服在最危险的前方已经工作了十个月了,中国加油!希望世界人民早日摘下口罩,早日互相往来。

作为家在上海周边省份的入境旅客,自觉接受3+11隔离方案。具体到我,刚刚完成了第一站,即在上海医学观察点(上海金山区一家酒店)接受集中医学观察,今天结束,进入第二站。

转移隔离点途中

第一站三天,一晃也过去了,第二站11天,所谓艰苦,就在于日子忒长,除此之外,其他条件统统升格。

第一、酒店拥有白衣战士众多,从大巴里往下搬箱子,到“消防龙头”往箱子上铺天盖地地浇消毒药水,远处围观者误以为正在扑灭星星之火。

第二、总台准备好了资料,抵达者报上自家姓名取走就行,直接上电梯进房间。免掉了登记身份证,签字认可、扫瞄二维码这些繁文缛节。所有的入住手续待落定后,不慌不忙坐在案前,扫描扫描就完成。

第三、房间超大,设备应有竟有,尤其配备的物件十分丰富,细小的,诸如:

面纸,筷子,肥皂,垃圾袋,大瓶水,拖鞋等,我看足可以用个大半个月; 

大的,你比如,微信进群,医务小组与你对接,每天上下午的体温也不用太纠结时间,随时测好,随时报。

还有,医疗卫生用品(玻璃温度计,含氯消毒片,消毒湿巾)使用说明,都打印摆放在桌面。至于十一天住宿,三餐,及两次测试费等明细单,也一目了然。所有费用,只要你认可,就可以扫二维码支付。

再不济,咱也可以叫快递了。

桐乡属于浙江省,当地政府应对疫情的实际管理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到了今天,才猜摸出“3+11”分成先后两个阶段的端倪了。

第一站 ,下了飞机就近严控。

测试后若有疑症,就立马接受必要的医学诊治。无怪乎,为防范有滑头人溜掉,白大衣像钉子一样出现在门外几米处,须臾不离。

第二站,进入"11 " 。

离开向来比较敏感的大上海,迁往外省乡下,柳岸花明又一村,"隔离人员"的称呼也被改迁为"留观人员",与当年坚守敌后的留守人员差不多同样地位了。

不料,这一升格是全方位的。

未来十一天这里就是我的“家”——房间大了,捣鼓一下,重新划分成餐台 、办公桌、大理石俯卧撑地块、库房、以及接待区(两张沙发专门与人聊天时用)。如此这般,似乎终于可以成功避免忧郁。

感恩咫尺之外,击鼓声不绝——善意的亲朋好友都在为你喊"加油", 更有人拿出以下特别有力的话,说 :“亲爱的兄弟啊,我愿你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你的灵魂兴盛一样。”

听到这些,抬头看见窗外一轮红日,内心不觉生出淡淡的歉意:其实我们没有那么难。

抬头看见窗外一轮红日

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业余时间对时间的利用,然而,坦率地讲,“留观人员”年龄分布不同,身体状态有异,对于眼下正在遭遇的境况,各人有各人的体会,不可同日而语。



十一月十五日,周日,北伐


住在“疗养院”,最怕矫情,自个儿生自个儿气。

这不,德国街头就有大幅广告,提醒住家,疫情期间千万要忍耐,放松自己,Tief atmen(深呼吸),避免家暴行为。

德国街头的广告:  严防家暴!

为此,特意选了本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看看。

演员阵容强大,演得都非常投入,表演逼真,以致我忘掉了孙红雷,只记住了那位由小顽童成长为一位“世事洞明的战将“-  弟弟立青。

看完后,还顺便听到一则八卦,说眼睛特别明丽,声音尤其好听的女演员柯蓝把饰演孙红雷哥哥的立仁抢走了,并且两个人还就相伴至今——玩真的了。

看完后才了解到,这是一部十年前的老剧本。

这部剧本还真的就是为今天编写的。

故事描绘了国共北伐,直至共产党建国那段峥嵘岁月里,黄埔大学的国共毕业生,各为其主,争雄中华的故事,很多内容出自真实人物,因而人物塑造比较鲜活,故事情节真实,各路精英的家国情怀也在不同的信仰追求中表达得可歌可泣。

还不得不说,当时,投笔从戎的青年很多都来自富豪人家,很多就是阔少小姐,他们甚至出过国,留过洋,走进过巴黎圣母院,也拜慕过普希金的墓,按时下的说法,都是一水有文化有抱负,精忠报国意识浓厚。

好几段催人泪下,柏拉图式情人分手不是主要的,而是弟兄狭路相逢拔刀相向,亲密战友毕业告别后竟然"钢刀对钢刀"战场上血刃相见,大家庭子女间的爱恨情仇以及在敌后,面对离别割舍”孰重孰轻”忍辱负重。

有一个大主题一直贯入其中:当时的老蒋面对军阀割据,从一开始就铁腕整顿地方。而共产党也是要"还公正给天下老百姓"。大家都追求,军队不效忠个人,只为党国。当然,具体到位与否就是另一码事了。倒是有一个根本目的双方都求统一 ——打造一个全国统一的领导体系。

联系当下实际,祖国全国一盘棋的执政理念及制度更新,确保了危机时刻能够集举国之力。

相反,面对疫情,欧美先进体制——地方分权而治,各诸侯各行其事,让先进的西方政权体系,在病毒面前束手无策。

无疑,北伐时期的青年,也追求个人自由民主权力——这些人人心向往之的目标确实很好 ,只可惜,美好的设计却熬不过人性之罪。无论当时,还是今时。

今天的欧美国家老百姓为"对抗防疫"游行上街,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撕裂、个人主义、人心缺乏定力的表现。

理想美好,现实骨感。

而同时,当前难堪,未来可期,这些悖论都出现,需要假以时日,才可能理得清思路。

全球疫情蔓延,许多国家停摆,人类世界面对共同挑战,几乎每个人都不能置身局外。也或许,在这个特别的历史时期,“路漫漫,其修也,我将上下而求索”?



十一月二十日,周五,罗氏

  

二十多年前,瑞士医药巨头罗氏制药公司的副总裁,头一回出现在浦东。那时候,浦东机场刚刚开挖征地,临近陆家嘴的张江高科区,还是纸上的一个小圈,而深圳的崛起已经令外界震惊。

“震惊”之余的副总裁在上海作了兵棋推演,展望到了中国无可比翼的庞大市场,之后,罗氏决定投资张江。

如今,张江的"药谷",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制药基地,全球十大制药巨头有7家在张江投资入户,总计有上千家大大小小与药业有关的中外企业在此注册开业。上海浦东当局,对此提供了当时政策条件下最佳配合。

当年目光独到的罗氏,自然在中国埋头深耕,抢占了先机,利益和荣誉双丰收。目前,带领罗氏在张江开发新药的总代表是瑞士籍华裔女士,她的孩子也在上海国际学校。

昨天,央视财经节目,推出了“张江药谷”专栏,并播出了罗氏华裔女士的访谈。

罗氏也好,个人也罢,在这个世界上的机会都只有难得的几次。因此,能否审时度势,看清方向,是一个考验。

这趟节目,传递出这么一个信息:  当前世界,从今以后到未来二十年,可持续、强劲增长,并且有包容性的发展中国家还数——中国。



十一月二十一日,周六,白米粥


隔离期间,“干休所”对一日三餐也费尽了心血,每一顿都需要有新意,比如,今天的早餐就不光简约、丰富,还难得:

每天每餐有专人送餐到门

红薯、鸡蛋、玉米棒、韭菜盒子、烧麦——一水杭嘉湖地道的早餐组合,而且不乏健康、养生之用意。

此乃丰富:

每个品种就那么“一丁点”,差不多是小孩子或者“老掉牙”的量,确保每个人不至于多食而引起血糖、血压升高。

此为简约:

今天呢,还头一回外加了一小碗白米粥,配搭上了几十粒花生米,就是那种外观如咖啡红皮的油炸花生米,冷却后再撒上了适量白盐。

这一热一冷、一淡一咸、一软一脆、一亮一暗的搭配,属于我们儿时记忆中的经典早餐。

苹果,等水果也可以单点上门

当然,如果要加上大餐,那么还缺一道:现炸油条,立等可取的那款。

干休所里暂时办不到。

当年的饮食结构以及老百姓对健康食品的理解,很大部分正好与当今调了个,今天的小年轻很难理解我们对儿时白米粥的依念。

经典早餐配食——白米粥加花生米

似水流年。

很多次,哪怕嘴里嚼着洋面包,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浮现一碗粥加花生米的情景,如同油画,挥之不去。那种美味,那般油炸香气,几十年都没法从舌尖上退出去,对,就那么顽固。

今天,在一个特殊环境里,捧起这份“经典”——白米粥加花生米,旧时人物历历在目,再一次与他们近距离接触。

那个时候,只要看着我们毛头小子埋头喝粥(其实就是泡饭)咬花生米,他们就一脸的满足,如同我们现在,看到小娃娃们在沙坑里做碉堡,或,在厨房里用几个盘子边看边学“炒菜”。

人生就是那么有意思——它几乎跟经典早餐的营养成分和价值毫无关系,他端的就是那份文化传承。



十一月二十三日,周一,测温


过去的两周,除了吃饭,睡觉,拉撒,和呼吸,重复最多的就数测体温了。

登机前,飞行中,下飞机后,进隔离酒店,都有人手持一把温度枪,朝你脑门子"嘟",以致我误以为自己的前额一定要长包了。

进了房间,瞄一眼就能看见桌上摆着温度计——就是那种最原始的水银温度剂,小时候看着好玩,最喜欢让大人照别人屁股上"来一下",因为每一回"来一下"之后,就能看到大人们读数时的认真劲,仿佛要把那横搁在眼前的玻璃温度剂,一口吞下去。

温度计旁附有使用说明: 

须先将温度计汞柱甩到35度以下,用酒精棉球对温度剂进行消毒,将温度剂放在测量部位,如口腔舌下或左右腋下三分钟后读取。

到了第一站,每天两次测温,都是全副武装的白大褂阿姨上门来亲自读取。

头一回,她敲开门让我递给她温度计,我说,您那通知上要求上午九点到十点,下午三点到四点测温,我哪知道您哪一秒会亲临寒舍? 她一想,言之有理,就说,你现在测,我去转一圈再过来。之后,我们就达成默契,她先敲下门,吆喝一声,"测温啦!" 我便闻声而动。

至今我都不知道她哪来的巧计,可以一只手读数,另一只手用喷雾器朝温度计消毒,动作一气呵成,连贯得我眼花缭乱。

到了第二站,气氛轻松些了,测温虽也保持每天两测,却改为自测,通过微信群汇报给医务小组。

医务小组就如远方的鞭子,随时可以抽你。最初,大家都是公务式交流。

问::温度测了吗?

答曰: " 报告,测了,上午的36度,下午,还没测!"

放屁,这不是没话找话。

一来二去,我替医务小组想想,他们其实也蛮憋气的,这简单的活,老是重复那句问话,又看不见对方是绅士或是恶霸,却必须按时做到,这活计你乐意干嘛?

我们这个社会不是为某个个人,乃是为大多数人设计的。将心比心,我就尽力用尊重的语气,相互间感谢的话加入了不少,并且每天两次尽量做到准时测温,按时报号,每回问候,整个沟通群的生态竟然变得有趣活跃,甚至有了温度。

隔离进入尾声。今天,医疗组通知我,“测试结果都是好的,明天可以回家了“.

闻讯,我回复:

谢谢这个好消息,大伙儿都可以毕业了。

—— “仰天一笑出远门,我辈岂是蓬篙人”,在此感谢你们这些天的陪伴,点赞!

“也给你自己这么些天积极配合点赞,点赞!”医疗组如此这般回复我,好像为这段经历点上了句号,其实是为举国全民积极参与防疫点了赞。
注: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德欧华商”。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